| 发布时间:2025-10-28 | 发布来源:百里镇纪委 |
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。为坚决遏制耕地“非农化”、防止“非粮化”,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和耕地保护红线,今年以来,百里镇纪委主动担当、靠前监督,将撂荒地复垦复种工作列为政治监督的重点内容,以强有力的纪律保障,唤醒“沉睡”的耕地资源,让荒田再度变良田。
精准监督,压实责任“担子”
“这片地荒着太可惜了,到底是什么原因?是缺水、缺劳力,还是有什么纠纷?”镇纪委成立专项督查组,深入田间地头,通过实地查看、走访农户、调阅资料、座谈交流等方式,对全镇排摸出的撂荒地块进行“过筛式”监督检查。督查组重点围绕复垦复种任务是否分解到村、责任是否落实到人、复垦进度是否按计划推进、补助资金是否发放到位等关键环节,层层传导压力,压紧压实各村(居)和相关部门的主体责任与监管责任,确保复垦工作不搞形式、不走过场。
一线走访,找准复垦“路子”
监督不是“指手画脚”,而是为了“排忧解难”。镇纪委坚持“一线工作法”,在走访中不仅查问题,更注重听民声、解难题。针对部分农户反映的“劳动力不足、复垦成本高”等问题,纪委及时向镇农业服务中心反馈,督促其组织农机服务队或推广代耕代种等社会化服务;对于因土地纠纷导致的撂荒,纪委主动介入,协调综治、司法等部门现场调解,厘清权属,为复垦扫清障碍。这种“监督+服务”的模式,有效打通了政策落地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跟踪问效,挥动执纪“鞭子”
为确保复垦耕地“有人种、种得好、长效管”,镇纪委建立了“问题清单+整改台账+回头看”的闭环监督机制。对督查中发现的工作推进不力、进度严重滞后、数据弄虚作假等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问题,当场提出整改意见,限期整改到位。对在复垦工作中不担当、不作为、慢作为的干部,进行约谈提醒;对造成不良后果的,严肃追责问责,以严明的纪律确保了复垦工作的实效。
成效初显,荒田焕发“生机”
在镇纪委的全程监督保障下,百里镇撂荒地复垦复种工作稳步推进,成效显著。昔日杂草丛生的荒地,如今已种上了油菜、玉米等作物,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。
“以前这片地都荒着,看着都心疼。现在好了,镇里村里不仅帮我们把地翻好了,还统一提供了种子,纪委的同志还常来回头看,心里特别踏实!”正在自家复垦地里劳作的村民王大伯高兴地说。
镇纪委相关负责人表示,下一步,将持续把监督“探头”对准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领域,对复垦土地的后期管护和利用情况进行常态化跟踪,严防二次撂荒,以铁的纪律守牢耕地保护红线,为端牢“中国饭碗”贡献基层纪检力量。(汪英)